1. <acronym id="576gn"><strong id="576gn"></strong></acronym>
      1. 安徽最權威的政經文旅類高端刊物
        美圖美文美術美味,可讀可品可賞可藏
        国产亚洲精品aa片在线播放网址_免费91av视频网址_天天色天天干夫天操天天射_中文字幕被操怀孕的人妻视频

        1. <acronym id="576gn"><strong id="576gn"></strong></acronym>
            1. 首頁 > 圖庫 > 人文紀實 > 蘇中: 以評論引領時代思潮 - 人文紀實 -

              蘇中: 以評論引領時代思潮
              2018-07-20 10:06:26   來源:安徽畫報   

              上一張
                分享到:
              蘇中:
              以評論引領時代思潮
              ◎ 文 \ 周玉冰 圖 \ 馬啟兵

                      1959 年 3 月,春寒料峭,32 歲的蘇中來到安徽。

                      從此,安徽成了他的第二故鄉, 并且帶動了安徽文藝評論的發展。

                      蘇中的一生從苦難中成長,與文藝結緣。1927 年 12 月,他出生在遼寧一個貧苦家庭。8 歲時,父親去世了,母親靠手工活帶著四個孩子艱難度日,她含辛茹苦,堅持讓子女學習。年幼的蘇中愛學習,愛閱讀,讓母親為之自豪。14 歲那年,因上不起中學,蘇中進了日本人辦的技工學校,能夠繼續學習知識。隨后在新邱礦當井下電工,這磨煉了他的意志。


               
                      1945 年日寇投降,蘇中的命運也得以改變。當了幾個月的小學教師后,他參加了革命。因為從小喜愛文藝,他進了冀察熱遼魯迅藝術文學院文學系。這一選擇,讓他的生命在書香中豐盈、敦厚,碩果累累。

                      蘇中喜愛文藝受母親影響,因為她喜歡聽評書。小學四年級開始,蘇中就開始閱讀《三國演義》《水滸》,后來武俠小說、市井文學、通俗文學、民間文學都拿起來讀。在廣泛的閱讀中,汲取藝術滋養。

               
                      1948 年底,魯藝在錦州北大營進行大整編、大改組,并隨軍南下,蘇中被分配在平津文工團,這個團由駱文擔任團長。這期間,蘇中在組織工人座談《白毛女》時,寫了《工人看了 < 白毛女 >》的評論文章, 文藝評論的種子就這樣悄然落在他的心頭,在隨后的歲月里開花、結果。

                      1950 年,蘇中調到中南文聯,擔任《長江文藝》通聯組長。2 年后,他隨《長江文藝》主編、詩人李季來到全國文協(后改為全國作協)的《人民文學》工作。

                      《人民文學》編輯部云集了一批文藝大家,邵荃麟、嚴文井、何其芳、秦兆陽、陳白塵等等,他們學識淵博,人品、文品馨香彌漫。蘇中意識到自己學識的不足,便默默學習,上政治夜校,幾年時間下來,他將一個大學文科教師應讀的書全部讀完了,得心應手地寫稿、編稿。


                      安徽文藝出版社剛剛出版了《蘇中自選集》。我快速地閱讀,這里面許多文章我很早就讀過,格外親切。蘇中是文藝評論大家,他的文章清新自然,沒有學究氣息,沒有晦澀語句,而是簡潔、生動的表述中以敏銳的眼光直取要義,犀利、深刻,讓人讀后深受啟迪。

                      蘇中有篇懷念文章《文壇失駿》,寫的是陳登科,飽含真情描繪了兩人的友誼。陳登科去世后,他參與主編了《陳登科文集》。

                      1959 年,《人民文學》編輯部 60 多位同志全部被調往邊遠省份。蘇中風華正茂,才情勃發。陳登科點名要了他。因為一些言論,他被“限制使用”,在《安徽文學》擔任編輯。

                       蘇中在《人民文學》擔任過理論組長!栋不瘴膶W》主編江流將理論文章全部交給蘇中定奪。一篇篇敢說真話,有思想見地的文章從安徽發出,在文壇引起極大反響。

                      1977 年 3 月,蘇中針對上!段膮R報》《解放日報》發表的《評反革命兩面派姚文元》的長篇文章的錯誤觀點,寫了篇《一個值得注意的傾向》的文章,時任中宣部副部長的賀敬之認為是“粉碎四人幫后內部第一個爭鳴聲音”?梢娞K中的評論風骨。

                       在蘇中看來,好的編輯不僅僅是把版面編好,而且要引領時代,引領文藝思潮。他深刻認識到要培養年輕人,組建文藝評論的隊伍。早在《人民文學》的時候,他就以專欄形式刊發剛走出校門的潘旭瀾、范伯群、蔣和森、葉櫓等人文章,扶植青年作家南丁等等。

                       當時安徽許多教授熱衷于研究古典文藝,對現當代文藝不愿涉及。蘇中從大學生、高校青年助教中物色人才,引領他們從事文藝評論,如李冬生、嚴云綬、沈敏特、王多治等,都成長為安徽文藝評論界大家。安徽文藝評論家協會成立時,蘇中被推選為主席,大家公認他是“安徽省文學評論界的靈魂性人物”。

                     4月的合肥,春光明媚。

                      我們如約走進蘇中先生的住宅,他已經在門口迎接。91 歲的老人,精神矍鑠,可謂鶴發童顏。他的夫人黃珉也是魯藝畢業,兩人在 1952 年結婚,相濡以沫 60 多年。他滿懷感激地說,“無論我處境怎樣變化,她始終如一,無怨無悔,含辛茹苦把四個子女撫養成人,我很感謝她。”黃珉阿姨坐在一旁,微笑著,很幸福。


                      這是令人羨慕的幸福家庭,建立在共同的信念之上,浸潤著書香。溫潤、平和的氣息散發在每一個角落。


                      蘇中很愛才,很重情。說起《安徽畫報》,他如數家珍。當年在畫報工作的攝影家盧施福、張崇岫,作家肖馬、黎佳,點滴往事,在他的描述中鮮活動人。那一代人的才情和時光,是那么妙曼,令人懷想。

                      蘇中珍藏了些照片,我們可以由此追溯他的文藝歲月。他許多朋友是文藝界赫赫名家,隨著蘇中的描述和追憶,可感可觸。

                      十幾年前,蘇中稱自己是“四閑老人”:讀休閑書籍以養性, 寫休閑隨筆以寄情,打休閑麻將以自娛,飲休閑美酒以自醉。

                      他的樂觀與豁達由此可見,他對生活充滿感恩,無限熱愛。春風和暢,我們與蘇中先生揮手道別。高潔人格、灑落胸襟,這是采訪后心頭涌起的感受。


              相關圖集

              作品名稱:蘇中: 以評論引領時代思潮

              (VIP用戶專享)

              百萬幅高質量原創作品十萬多張商用版權圖片,每日更新 500+,加入VIP會員下載。

              VIP下載 收藏

              特邀攝影師、設計師加盟安徽畫報網并供稿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