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源太湖,樸初故里。在中國佛教禪宗文化的重要發源地安慶市太湖縣,坐落著一所百年老校——安徽省太湖中學。風雨百年志不改,老樹春深更著花。在這里,儒家的拼搏進取、道家的愉悅自然、佛家的寬容仁愛,與新時期的教育相互交融,碰撞出了奇妙的火花……
樸初精神 光芒永綻
在太湖中學的“拜石”廣場上,佇立著一座造型別致的碑刻,以文房四寶為主題,上面刻著太湖籍名人趙樸初先生的題詞。其中“難學能學,難行能行”八個遒勁有力的字格外醒目,這便是太湖中學的校訓。
安徽省太湖中學校門
1906年,時任太湖知縣的賈仕駿將為科舉考試輸送人才的熙湖書院改為“太湖縣立中學堂”,成為太湖中學的前身。1912年以后,學校幾易其名,1952年正式定名“安徽省太湖中學”。1958年被確定為安慶地區四所重點中學之一。1995年,學校整體搬遷至新縣城辦學,這也是學校歷史上的第四次搬遷。2001年4月,被安徽省教育廳命名為“安徽省示范高中”。
趙樸初視察太湖中學并為太湖中學題字
1990年,卓越的佛教領袖、杰出書法家、著名社會活動家趙樸初先生視察太湖中學時,為學校親筆題詞“難學能學,難行能行”,并設立“拜石獎學金”,太湖中學的校訓由此而來。八個大字通俗易懂,但背后蘊含著樸素的人生哲理及治學方法。校訓就像是長者的諄諄教誨,鐫刻在太湖中學學子的心中。面對人生道路上的坎坷,“難學能學,難行能行”將成為他們的精神向導。
秉承著樸初精神,太湖中學多年來向社會輸送了數以萬計的優秀畢業生,他們中有黨政軍領導人、知名作家、藝術家、教育家、企業家、高級工程師和各條戰線上的勞動模范,都在自己的崗位上為祖國增添了光彩,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建立了功勛。
自立自強 矢志成長
“窮不丟書,富不丟豬”,太湖縣至今流傳著這樣的俗語。該校近五年有29名學生被清華、北大錄取,一本率、本科率均在全省前列。
何楷模來校頒發“何曉耕先生紀念獎學金”
2018年6月,校長潘德安在太湖中學首屆自強班結業典禮上公布:自強班50名優秀學子當年高考一本達線率達90%,二本以上達線率100%,另有一名學子被清華大學預錄取……由中國扶貧基金會牽線、企業提供資金的太湖中學自強班,資助對象是家庭困難、品學兼優的高中在讀學生。每次資助50名學生,給予每個學生每學年 1800元的資助,并連續資助3年。“自強班的開設,助力了精準脫貧攻堅工作,切實減輕了精準幫扶子女的家庭負擔,幫助寒門學子圓上了重點大學夢。”潘德安介紹說。
清華大學生源基地授牌
2015年,太湖中學在一個年級1000名同學中挑選了50名左右來自農村家庭的品學兼優的孩子,組建了該校歷史上第一個接受高中學段全程受助的學生團隊,開啟了一種全新的受助模式。從組建的那天起,這種物質的資助和精神的撫慰激勵著太湖中學所有的學生更加自強不息,努力奮斗,回報社會。
去年7月,首批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貧困尖子生助學計劃”助學金發放儀式在太湖中學舉行,高一高二共195位學生每人獲1200元助學款,這也是該校接受的單筆社會資助受助面最廣、總金額最大的資助之一。太湖中學的學子們始終以最優異的表現回饋著來自社會各界的愛心和關心。
以賽促教 培育棟梁
剛剛過去的2019年,太湖中學舉辦了首屆班主任基本功大賽和首屆青年教師教學比賽,通過這些平臺,展示班主任和青年教師的風采,實現“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改、以賽促建”的目標,讓更多的優秀教師脫穎而出,培養出更多的棟梁之材。
教師隊伍建設是一個永恒的話題,任重而道遠。太湖中學一貫注重教師的專業成長,依托各類資源,為促進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和能力的提高搭建各類平臺。“拜師幫教”就是學校以老帶新、師道傳承的傳統。每當有新教師入校,學校都會為新教師制定中長期的業務進修計劃,并安排同一學科的一位中老年骨干教師當新教師的業務導師。校長親自主持“拜師”儀式,見證雙方簽訂“拜師幫助”協議。業務導師需發揮“傳、幫、帶”的作用,一年內要對新教師的備課、上課、作業批改進行全程檢查指導;一年后要對新教師的教學業務素質進行綜合測評。
每年5月第一周的星期五是太湖中學的“教學開放日”。上午,學校除安排每科一名骨干教師上示范課外,其他所有班級的所有課堂全部對外開放,允許縣內外教師自由選班選教師聽課,下午則由教研室組織聽課和被聽課老師座談交流,這已經成為學校教師展示成果、塑造形象的重要平臺。
科技創新 開拓未來
科技引領未來,創新驅動發展。在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的今天,豐厚的文化底蘊及良好的育人環境為這所百年老校提供了創新發展的動力。始于2001年的青少年科技活動,就對學生創造力的開發頗為有益。堅持科技創新教育19年,太湖中學為學生成長提供了廣闊的平臺。
截至目前,學校共獲得省級科技創新大賽獎項十余項,參加省科學論壇(現在稱省科技創新交流會)十余年,獲得省級一等獎6次。6人次獲得科技創新“市長獎”,7人次獲得科技創新“縣長獎”。學校多次被評為“市科技創新示范學校”, 科技創新教育已經成為太湖中學的辦學特色之一。
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
分管科技創新教育工作的副校長李昭平不久前剛榮獲了第一屆“安慶市科技英才”,在李昭平等教師的帶領下,學校的科技創新興趣小組,在2017年獲得安慶市“共青團員先鋒崗”榮譽稱號。學?萍紕撔屡d趣小組的科技輔導老師,也多次獲得市縣“優秀科技輔導員”稱號。
據李昭平介紹,每年9月“科普周”期間,學校會邀請大學教授來做科普講座,安排科協科普大篷車進學校宣傳,還開放學?萍拣^讓全校師生參觀,“團委每年還組織同學們開展形式多樣的科技益智活動,在校園里充分營造科技創新的氛圍。”(本欄目部分資料圖片由太湖中學提供)